我们花了2个月,研究上万个室内漏水点,总结出这份《室内管道漏水检测技术》
本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地下自来水管道漏水检测、消防管道漏水检测、供暖管道漏水检测、供热管道漏水无损检测、卫生间漏水检测、家庭地暖漏水检测、地下管道探测、房屋漏水检测、屋面防水层检测测绘、地下管道定位探测、输油管道泄漏检测、输油管道外防腐破损检测、排水排污管道CCTV内窥摄像检测,测漏培训及各种建筑物的防水堵漏施工维修为一体的科技服务公司。
漏水检测技术因此应运而生,在近二年通过短视频(快手、抖音、火山)平台呈现快速增长,据业内消息,仅沈阳市就有几百人从事测漏水工作。
测漏水行业繁荣的背后,暴露出管道漏水的严峻形势,掌握漏水检测知识,将成为防水、水暖行业从业者的标配。
为此,防水新观察联合万渤防水,花了近2个月的时间,通过线下走访行业大佬,线上分析上万个漏水点视频,总结出这份《室内管道漏水检测技术》,希望对你有所帮助。
漏水检测需要具备的知识:漏水检测方法、水管走向判断、打压设备、打压标准、漏水判断标准、各类管材识别及连接技术。
漏水检测方法
1、声振法:自来水管、热水管、地暖管是有一定水压的水管,当某处漏水时,压力水从管道裂口处向外喷射引起冲击噪声,漏水声类似“ZI CI SI”的发音。
通过漏水声音和漏水频谱分析,确定漏水点,这种方法是目前漏水检测中主要的检测方法。
2、热成像法:通过红外线热成像仪,可以辅助检测地暖管漏水点及管道走向;自来水冷水管需要注入温水后再检测。但热成像法对埋深大于15cm的管道效果不佳。
3、荧光法:封闭下水管,将荧光染料溶于水中后,倒入下水管道并施工压力,等待一段时间后用荧光手电筒照射漏水部位,看渗出物中是否含有荧光剂。
4、工业内窥镜法:工业内窥镜直径通常都小10mm,可以伸入肉眼观察不到的边角查找漏水点。因为其体积小,在检查主下水管时,可以只钻一个小孔就能达到检查目的。
水管走向判断
通过声振法测漏水时,事先知道水管走向,能事半功倍。
1、向业主索要水管走向图纸;
2、询问业主水管走向;
3、热成像法判断;
4、经验分析。有经验的水暖师傅,能根据屋内布局猜出水管大概走向。
打压设备
1、手动打压机:几十块钱一个,通过摇杆下压产生压力来向管道施加压力。
2、电动打压机:专业测漏水的使用电动打压机的多,因为电动的效率高呀!大多打的是气压,用空压机、抽打机都可以。也有些用的是水气混合打压,但业内反应故障率较高。
打压标准
1、自来水管:国标PPR水管能承受1.0~2.5MPa的压力,自来水管的工作压力在0.3~0.5MPa之间,打压标准是:不小于工作压力的1.5倍,最低不小于0.6MPa,最大不超过1.0MPa。
压力打的越大,漏水声音听的越清?其实并不是---随着压力的增大,水管同时会膨胀,微小的漏水点反而更难检测;而且打高压力,在遇到质量差的水管时,会打爆管。
2、地暖管: 地暖管的工作压力只有0.15-0.3Mpa之间,设计承压能力为0.8Mpa,打压标准是:不小于工作压力的1.5倍,最低不小于0.3MPa,最大不超过0.7MPa。
漏水判断标准
1、自来水管: 30分钟内压力表压力降压≤ 0.05MPa为合格。
2、地暖管: 10分钟内压力表压力降压≤ 0.03MPa为合格。
测漏水仪器和工具
测漏仪(声振原理)
国产品牌:小黄,普奇、捷通、小白
进口品牌:韩国大成DS系列、 FUJI (日本富士)、SebaKMT(赛巴)
(排名不分先后)
热成像仪:德图869(满大街都在用这个)。
新手入门选购设备的一些建议
1、只做室内,客源不稳定的人:买个国产3000以内的就能干活了。
2、室内外都做,有一定客源:用国产好点的,10000~15000左右。
3、有公务系统人脉,室外测漏活多:直接上 SebaKMT(赛巴),价格在7万左右。
测漏水收费参考
室内:1200~1500元(2个以内漏点,,超出另外计费)
室外:5000元起(1个漏点,超出另外计费)
老师傅的测漏水经验
1、打压前一定记得关闭:表前闸、热水器、壁挂炉、太阳能、净水器等阀门开关。
2、老旧小区打压时,压力范围取下限,以免打爆水管。
3、多准备几套打压表套件,这样可以同时打冷、热水、地暖管,节约时间。
4、水气混合打压,水冒泡的声音是最好检测的。
5、漏水声的三个特点:
第一,连续性:只要漏水不突然中止,发声就不会中断。
第二,稳定性:只要供水过程不突然变化,如水压急快升、降等,声音的响度就不会突变。
第三,内容有丰富性:不是单频声、音乐声、白噪声而是某种冲击,翻滚、扰动的综合噪声。
室内管道漏水点规律
自来水管:漏水点多出在三通、弯头、过桥、阀门连接处;进户主管分流接头处。
下水管:混凝土层与管道连接处易下沉损坏,垂直包柱处易积水,湿度极大。
地暖管:管道堵塞导致水管破裂;管道安装施工不规范导致;漏水点位置红外信号明显。
测漏界广泛流传着这么一个笑话:三分技术,四分经验,剩下全靠“蒙(运气)”。
笑话归笑话,但也有其道理。为什么做水暖转型做测漏水,入门很快呢?
因为他们熟悉水管走向,知道哪些地方容易漏水,有些漏水点一看就能分辨出大概漏水区域,再配合仪器十几分钟找出漏水点,一点也不夸张。
因为漏水检测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,管道漏水情况也千奇百怪,所以经验再多的师傅,也并非次次都能“精准定位”,这是事实。